2023年度教育系统“新时代赣鄱先锋”——部分事迹(36)
发文:党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3-10-19   访问量:283

王仁波:不辍耕种乐奉献 勇于创新有作为

王仁波,男,54岁,东华理工大学核应用技术研究所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7月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1991年7月至1994年11月,在原电子工业部第五十一研究所工作;1994年11月至今,在东华理工大学工作,历任信息工程系副主任、科研处副处长、电子与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核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兼教育部核技术应用工程中心和江西省核辐射探测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江西省主要学科带头人、江西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联盟带头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等荣誉。他扎根高校教学科研和科学技术转化工作第一线,30载不辍耕耘,兢兢业业,成果丰硕,2023年度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新时代赣鄱先锋”之“突出贡献好榜样”学习宣传对象。他深耕教学与学科建设,勇担核科学技术研究重担,领衔科技成果转化,被称为“产学研融合的榜样”。

教学一线“孺子牛”:潜心教书育人 无私专业建设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是基本功,教书育人是其最根本的工作,是教师永远不能忽视的第一线!”这是王仁波经常给年轻教师和学生说的话。作为二级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和江西省高水平教学团队负责人,王仁波在教学一线上一扎根就是30载。他始终致力于将自己所学用于培养专业人才和学科建设,曾主持大学“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以及“核技术应用”“电子科学与技术”硕士点的申报和建设,是江西省“电子科学与技术”双一流学科负责人。30年来,他坚持每年给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授课,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关心学生的生活、思想和就业,为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培育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科技创新“拓荒牛”:勇于探索和创新 科研之花结硕果

“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他牢

记于心。多年来,他致力于铀矿勘探领域核辐射探测快速分析技术研究,主持国防基础科研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2项,参与核能开发项目、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等项目20余项。他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以及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多项奖项,获批专利9项(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4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实验和调试过关,他和团队吃了很多苦,祖国西北旷野里的暴风雪考验过;大草原上的辽阔星空见证过;异国他乡纳米比亚矿山里的石头也记得。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他们常常一干就是几个月,而他,总是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响应科技强国战略,践行担当作为精神。

产业转化“老黄牛”:理论实践相结合 产业转化贡献大

王仁波带领团队长期从事核辐射探测技术及辐射成像装备的研究开发,实施辐射仪器产学研转化合作,力求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让知识和技术真正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服务。经过多年来不懈地努力,无数次的实验和探索,他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团队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

独创的高压电晕氡子体高效采样方法,解决了瞬时测氡的技术难题,研制的高灵敏测氡仪解决了环境空气和地质找矿中微氡测量的难题,并研发了氡计量标准装置,在中核集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地震系统、高校及科研机构得到了推广应用,国内占比80%以上,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

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自主研发的高性能长寿命中子管拥有三大核心技术,解决了目前传统潘宁式中子管存在的三大痛点问题,累计授权6项发明专利及5项实用新型专利,在内蒙古巴彦乌拉、通辽等矿区开展了铀矿中子测井应用测试,中子管项目的技术就绪度已达9级,目前实现了中子管小批量生产和对外稳定销售,已初步具有年产100支D-D中子管、100支D-T中子管及20台套中子发生器的批量化生产能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研发的加速器中子源(ECANS)科学装置、移动式辐照加工设备,可以为农产品(粮食、果蔬、茶叶、熟肉、冷冻畜禽等)提供辐照加工(消毒灭菌、储存保鲜、诱变育种等)服务,有效减少化学类保鲜剂的使用,提升农产品品质,促进无公害农产品出口,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在中国辐照加工行业市场总规模预测2023年为24.1亿元,2024年接近30亿元的背景下,该技术和设备将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科学研究的探索没有止境,为国为民的服务没有止境。唯有奋斗不止,无私奉献,才能保持初心!”这是王仁波常说的一句话。他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作为一名教育战线上的科技工作者,王仁波是在教育领域无私奉献深耕的“孺子牛”,在科技创新中攻坚克难、创新发展的“拓荒牛”,在产业转化中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为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老黄牛”。他笃行不怠,始终保持奋斗者的姿态,投身于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用行动诠释责任,用奉献彰显担当,奉献社会、服务人民。



Copyrigh 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江西南昌 新溪桥东一路219号
邮编:330024 电话/传真:0791-88490764 招生咨询:0791-88448942 电子邮箱:2789810946@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赣ICP备2022006732号-1 赣公网安备 36010402000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