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化建设 > 古人如何越冬寒文化建设
古人如何越冬寒
发文:陈力昌   发布时间:2019-01-04   访问量:13363


  古代冬天天气寒冷,又不能忙于农活,冬天有“严节”“穷冬”“穷玄”之说,那么古人是如何越冬的呢?



  古人过冬,更像是一场诗意与寒冷的博弈。从冬至那天起,古人会画九九八十一朵梅花,每过一天就给一朵梅花涂上一抹嫣红,待到梅花悉数绽放时,大地回春,冬天也就过去了。


  古人应对严寒,主要有三种手段,即添加衣物、以火取暖和娱乐消遣,其中又以衣服和火比较靠谱。古人取暖的主要方法是烤炭火。贫寒人家只能用土炕烧炭取暖;条件稍好的人家则用泥制的盆盛装烧火做饭的灶灰取暖;富裕人家取暖用的器具炭盆则精致考究,分工明确。



  穿衣保暖。早在上古三代时期,人们就已开始穿棉袍;唐代开始出现了“襦袄”。古代最早的棉裤都是开裆的,叫“袴”;汉代才开始提倡穿合裆裤“裈”。


  棉袍,是古人过冬御寒的主要冬装之一,穿着时间最久。袍也有高档与低档之分。如果夹层里所填的是“纩”,即新的高级天然蚕丝絮,称为“茧”;如填充的是“缊”,即絮头、细碎麻布这些粗劣、陈旧的填充物的才叫“袍”,此即《礼记·玉藻》中所说的“纩为茧,缊为袍”,这种袍是穷人的御寒棉衣。


  在先秦时期,人们冬天穿袍子时很讲究,外面必穿一层罩衣,此即《礼记·丧大记》中说的“袍必有表”。只有处于社会底层的穷人,才将袍光着穿。


  “袄”这个叫法始于唐代,其时出现了比襦长比袍短的“襦袄”。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诗称:“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袄比襦长,比袍短,又称“襦袄”,其时已成为冬季专用棉衣。因在夹层中填的是绵絮,时称“绵袄”。


  明清时棉袄已成为过冬御寒的主力服装,从穷人到贵族都喜欢穿棉袄。棉裤是古人御寒时下身所着的又一重要冬装。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的《镜花缘》第六十回中,出场的燕紫琼“身穿紫绸短祆,下穿紫绸棉裤,头上束著紫绸渔婆巾”,这虽然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却是时人冬天的流行装束:上穿棉袄,下着棉裤。



  以火取暖。早在春秋时期,人们便已开始使用器具来烧炭取暖,用具的名称叫做燎炉。燎炉亦作“燎鑪”,是供烘烤或取暖用的炉子。宋代苏辙《龙川别志》卷下记载:“雄州谍者常告,虏中要官闲遣人至京师造茶笼燎炉。”宋代王安石作《书定林院窗》诗云:“竹鸡呼我出华胥,起灭篝灯拥燎鑪。”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驾诣郊坛行礼》中载:“南壝门外,去坛百馀步,有燎炉高丈许,诸物上台,一人点唱,入炉焚之。”


  熏炉是用陶土或铜铁制成的贮火器具,专门用来供室内使用。熏炉又被称为“暖炉”“红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还把熏炉称为“别春炉”,有诗为证:“暖阁春初入,温炉兴渐阑。晚风犹冷在,夜火且留看。独宿相依久,多情欲别难。谁能共天语,长遣四时寒。”其他的取暖设备还包括手炉以及唐代出现的被中香炉。当然,古人们很早就过上了喝小酒、吃“火锅”的幸福生活。



  数九消寒。古时在冬至这天,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九九”以冬至为数九第一天,九天为一阶段,共九九八十一天,来说明由寒冷走向温暖的过程。消寒图便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望于它,来预卜来年丰欠。


  “数九”习俗最早载于南朝梁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到了明代,又在士绅阶层产生与发展起“画九”“写九”的习俗,使数九所反映的暖长寒消的情况形象化,既是记录天气变化的时间活动,也是有趣的“熬冬”益智游戏。不管是画的还是写的,统称作“九九消寒图”。它是中国北方一项与数九密切相关的民俗,一般而言在其一侧还应附有《九九歌》。


  《九九歌》是利用人对寒冷的感觉以及物候现象编制而成的。当时民间从冬至日数起,到九九八十一天,寒冷的日子就过完了。《九九歌》约起源于宋代,到了明代已很流行了。在民间流行时,却有不同的版本,内容及详略均不同。通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黄河中下游《九九歌》


Copyrigh 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江西南昌 新溪桥东一路219号
邮编:330024 电话/传真:0791-88490764 招生咨询:0791-88448942 电子邮箱:2789810946@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赣ICP备2022006732号-1 赣公网安备 36010402000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