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发文:赵颖   发布时间:2013-12-07   访问量:20060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翁晓峰)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层次人才,促进了社会发展。然而,伴随而来的一系列问题,诸如大学生就业困难却日益突出。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概述

(一)供过于求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表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近700万高校毕业生与归国留学生、中专、职高、高中等毕业生共同竞争就业岗位,加上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国际经济尚未完全好转,2013年进入了“史上最难就业年”。
        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仅是总量的供过于求,也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

(二)缺乏胜任力

        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仅仅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非常缺乏,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很多学校也因为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大量理论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有限,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高手。

二、造成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原因

(一)社会上优秀人才与学校培养脱节

        笔者对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所有优秀人才进行了200多个个案的统计,发现他们有一些共通的地方:

        1、性格层面

        性格决定行为,性格决定命运。世界上有很多成功人士没有很高的才华,没有很高的智商,但却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电影《阿甘正传》里的阿甘,智商比常人低,没有过人的才华,但却有着良好的性格,最后同样实现了人生的价值。经笔者统计,古今中外,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在性格层面都有以下共同点:主动、积极、进取、果断、勇敢、执着。这些方面学校几乎没有进行相应的培养。

        2、能力层面

        古今中外,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在能力层面都有以下共同点:人际交往能力强、协调沟通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好、逆境处理能力强、应变能力强、创新能力强、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好。

        而我们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再到中学、大学都是在培养考试能力。这种考试能力与优秀人才具备的各种能力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相反,由于在学校时间久了,反而丧失了人际交往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的锻炼机会。也就是说,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成功人士与学校培养的同学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就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社会不满意。

        3、知识层面

        据了解,我国本科毕业生在4年大学中获得的知识只有约5%的能够在今后工作中应用,笔者将我国学生接受的学校教给的知识为三个类型:无用知识、有用但不会用的知识、有用且会用的知识。目前学校教的很多知识都是无用知识及有用但不会用的知识,无用知识很好理解,但有用却不会用是什么原因?笔者认为学校教的知识理论性太强,以及教学工作方法不符合学生特点及专业要求。

(二)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与市场需求脱节

        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闭门造车、与社会脱节的现象。绝大部分学校在专业设置时缺乏对市场的调查与预测,在课程设置时缺乏考察该专业在企业中需要从事的工作内容,从而导致专业、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与企业脱节。

(三)产业结构不需要这么多的大学生

        当前我国GDP中第二产业约占50%,第三产业约占30%。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的第二产业为30%多,第三产业约为60%,且我国第三产业中劳动服务业比重大。第二产业及劳动密集型发达的第三产业需要大量的技工,而大学生主要是进入第三产业中的脑力密集型行业,如IT、设计、金融等。也就是说,当前我国需要的大学生人数远不比技工人数多。

(四)社会阶层固化

        现在我国社会阶层已经严重固化,社会底层的人很难通过努力向上流动,而社会底层人群又以更高社会阶层的工作为就业目标。教育资源垄断、公务员准入垄断、高利润行业被垄断,这些都影响了大学生就业。

(五)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的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片面追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公务员,看重国家机关、大企业,对小企业不感兴趣,导致高不成低不就。

三、从学校的角度采取相应的对策

        1、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大力开展电工、瓦工、油漆工、木工、美容美发、汽车修理、婴儿护理师、商品陈列师、糕点师等社会需求量大的职业类教育。

        2、专业设置市场化

        不间断开展专业设置的就业市场调研。对当地及周边企业等进行摸底调查,向企业、管委会、招商局等机构开展企业用人需求市场调查,掌握该地区企业具体需要什么岗位,多少岗位,未来数年需要什么岗位,多少岗位,以及该地区其他学校的专业设置及招生人数等情况。根据以上情况的调查来设置专业和招生人数。

        3、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市场化

        在以上调查过程中,还需调查以上岗位具体需要做哪些工作内容、要点,合格岗位对员工素质、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根据以上调查来设置课程,进行教学。

        4、实践教育市场化

        在教学过程中,让当地企业管理人员、技工来上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并将有些课程放在企业中教学。大力开展“做中学”,这种“做中学”更符合大学生的学习规律。

        5、企业实习

        德国的职业教育中有50%的时间用来见习,进行实践教育,相对我国的教育来看,高校学生见习少太多。可增加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时间,从而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6、全面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及开展一专多能教育

        在教育中除专业知识的培养外,还应增加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及创新能力等能力的培养,以及开展多种实用技能课程。

        通过以上措施,让学校招生、专业设置、教学与就业无缝接轨,抓好专业设置的市场调查,做好课程建设,从而让就业工作变得更轻松。

 


Copyrigh 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江西南昌 新溪桥东一路219号
邮编:330024 电话/传真:0791-88490764 招生咨询:0791-88448942 电子邮箱:2789810946@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赣ICP备2022006732号-1 赣公网安备 36010402000346号